7月17日,以“举杯中国·品味世界”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四川泸州圆满落下帷幕。
在四天的会期内,与会嘉宾分别从产业发展、生产酿造、标准化建设、品质鉴评、产品包装、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多角度多方面,深入分析酒业发展趋势、产业生态链等前沿热点,深度把脉酒业高质量发展,传递酒业消费新潮流。
聚焦酒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紧扣产业景气上行新态势,立足新市场、新动态、新方位,本届酒博会全面筑实了它的“引领性”价值。
业内关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在这里一一寻找答案。
重磅活动纷呈,洞悉酒业大势
围绕着宏观消费形势、产业政策、业外资本冲击和企业治理等各方面的挑战,宋书玉理事长在7月14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向全行业展露了他的信心与坚持:
宋书玉理事长认为,就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稳健增长,持续向好”依然是主方向和大趋势。在这种大方向不变的背景下,酒业更需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创引领,价值提升;二是零碳领航,产业升级;三是人才培育,支撑发展;四是美酒企业、美好生活;五是文化强业、文化创新。
7月15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泸州老窖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白酒酿制技艺专委会”)成立大会在酒城泸州召开。
同日,泸州老窖新酒业公司携多款创新系列产品惊艳亮相本届酒博会,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开幕式得到与会嘉宾与观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
7月16日,泸州老窖举办以“名酒70年 荣耀鉴新篇”为主题的“家有老酒”专场鉴评会,会上泸州老窖编著的新书《泸州老窖藏典》重磅发布。通过全面回顾、总结泸州老窖特曲酒等系列产品的演进历史,被誉为“浓香正宗”的泸州老窖,为陈年酒收藏鉴赏提供了全新的行业标准,有力促进了白酒老酒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万众期待的2021年度“青酌奖”酒类新品、最美酒瓶设计大赛、第六届全国品酒师大赛、第三届酿造料酒金奖产品颁奖盛典也于7月15日晚间举办。各家酒企投入多方资源的重磅新品、潜力新品精彩亮相,展现出各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创作灵感。
多角度分析酒业发展趋势
传递酒业消费新价值
7月14日,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指出了现阶段中国酒业发展展现出六大趋势:
一是稳健增长,持续向好;二是科创引领,价值提升;三是零碳领航,产业升级;四是人才培育,支撑发展;五是美酒企业美好生活;六是文化强业、文化创新。
在近几年消费升级、品质升级大背景下,名酒引领下的竞合发展理念越发彰显,形成了中国酒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产业生态。
展望2022年中国酒业协会工作,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重申了“五当好”理念,并表示,将以高标准治理促进协会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准引领带动行业大跨步迈进,不遗余力推动中国酒类产业沿着转型升级、高质高效的时代主线阔步前行,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助力消费者,助力中国酒业大步跨进“美酒美生活”的美好新时代。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委会的成立大会上,新当选专委会主任的泸州老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表示,泸州老窖将继续秉承“文化同源”理念,坚定维护行业守正创新的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白酒非遗保护事业和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专委会的工作,刘淼表示,白酒酿制技艺专委会的成立,既是时代创新发展的要求,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面向未来,泸州老窖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履行好专委会各项工作职责,同全体会员单位一道,谱写中国白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的新篇章。
开启酒博+ ,打造消费新模式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实施落地,减少碳排放,提升酒业环境友好水平,成为本届酒博会关注的重点。为此,糖酒快讯特别策划了专题报道《“碳中和”,重塑中国白酒格局的下一个契机》(文章链接)
据德勤的深度报告Driving Accountable Sustainability in the Consumer Industry统计,当下60%的消费者正在为气候变化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而截至今年3月,全球52%的消费者在四周内进行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消费行为,34%的消费者为此付出了更多费用。
消费者认知模式的转变,使得企业与行业的环境、社会与治理绩效(ESG),正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7月15日举办的“碳寻——中国国际酒业生态发展论坛”,围绕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探索行业发展最新形式,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强调,生态酿造、绿色发展,既是中国酒业的当下,更是中国酒业的未来。
碳寻是为了无碳,宋书玉表示,中国酒业协会将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制定“双碳”系列标准,建立《中国酒业零碳示范产区》《中国酒业零碳示范工厂》,引导酿酒产业践行“双碳”目标。
在满足当下日益增长的多元酒类消费需求、为酒业打开触达消费者新方式方面,本届酒博会同样成绩卓著。
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的“1+3”办展模式,吸引了主宾国阿根廷在内的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政商代表、1100余家企业参加本次盛会,展示产品涵盖酒业全产业链。主会场设置国际精品馆、中国白酒精品馆、国内综合馆、国际综合馆暨“一带一路”国家馆、酒类技术装备馆5大专业展馆和1个数字经济区,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
线上分会场设置在基地内部,设备齐全,封闭的空间让主播们更有效地发挥,通过多个流量主播同步开播,最大限度对酒博会进行实时广泛宣传。这是酒博会举办以来,首次加入线上直播带货独立分会场,也成为了本届酒博会的一大亮点。
同时,酒博会采取“酒博+”模式,融入第31届合江荔枝节、第六届四川(泸州)美食节、啤酒嘉年华等活动,促进酒博+美食节、荔枝节、嘉年华、奇石展、云展厅融合发展,营造集美酒、美食、美景于一体的消费体验新场景,是一次专业性更强、互动性更好、参与度更高的盛会,全力打造酒博会新IP。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全球美酒精彩亮相
酒博会开幕当日,阿根廷主宾国馆、中国葡萄酒馆、中国绍兴黄酒馆开馆仪式同步举办。
作为南美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阿根廷葡萄酒在满足了广大葡萄酒爱好者的美酒需求的同时,为中国葡萄酒品质与价值的提升提供了经验与借鉴。阿根廷馆的开馆仪式,不仅向世界提供了美酒展示的平台,更为加强国际酒业间合作,推动国际酒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近两年世界美酒“引进来”的脚步受到一定冲击,中国葡萄酒品牌立足本土,并尝试“走出去”的航程在风浪中愈显宏远。随着我国葡萄酒的品质、品牌实力得到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葡萄酒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产区旅游、酒庄探索、美酒品味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为进一步宣传和推广中国葡萄酒,搭建企业、经销商、消费者近距离接触交流的平台,由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牵头组织中国葡萄酒行业代表企业共同建设的中国葡萄酒馆,在酒博会上精彩亮相。国货当潮,中国葡萄酒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一路向前,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中,让更多的消费者知晓中国葡萄酒、品味中国葡萄酒、选择中国葡萄酒。
绍兴黄酒行业正走在“扩容”和“提质”的大道上。从去年的14家到今年的21家,从去年的“抱团再出发”到今年的“同心合力铸品牌”。作为中国酒业协会授牌的世界美酒核心特色产区,绍兴产区在本届酒博会上展示了包括古越龙山“只此青玉”,会稽山“兰亭”,塔牌“本酒”,女儿红“桂花林藏”等高端产品,书写了中国黄酒文化复兴的灿烂篇章。
酒博会的胜利闭幕,标志着中国酒业全新征程的起航。通过这一平台,中国酒业走向世界舞台脚步愈加坚实,以酒为媒,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使中国名酒产区成为享誉世界的靓丽名片,推动我国酿酒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国内外产区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以及深入合作。
面对剧烈的行业调整,这场酒博会为中国酒业注入了强劲的信心:以产区为支点,品牌为杠杆,高扬文化旗帜,履行社会责任,中国酒业的远大航程,正驶入更加广阔的蓝海。